來源:環球網科技頻道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3月1日消息,在2025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達摩院玄鐵加快布局“高性能+AI”RISC-V全鏈路,并宣布首款服務器級CPU C930將在3月開啟交付。
據了解,作為“生而開源”的芯片指令集架構,RISC-V在過去15年里發展勢頭強勁,從嵌入式系統加速挺進高性能等復雜場景,并為AI算力提供新選擇。在RISC-V國際基金會2024年批準的25項標準中,超過一半與高性能或AI相關。基金會理事會主席Lu Dai在大會現場表示,RISC-V指令集最激動人心的進展之一是Matrix擴展,將推動RISC-V成為AI領域令人敬畏的力量。
目前,玄鐵處理器錨定高性能和AI兩大方向。本次大會上,達摩院宣布玄鐵最高性能處理器C930即將在3月開啟交付。C930通用算力性能達到SPECint2006基準測試15/GHz,面向服務器級高性能應用場景。此外,C930搭載512 bits RVV1.0和8 TOPS Matrix雙引擎,將通用高性能算力與AI算力原生結合,并開放DSA擴展接口以支持更多特性要求。
同時,達摩院披露了C908X、R908A、XL200等玄鐵處理器家族新成員的研發計劃,向AI加速、車載、高速互聯等方向持續演進。具體而言,C908X定位為玄鐵首款AI專用處理器,支持4096 bits超長數據位寬RVV1.0矢量擴展;R908A面向車規級芯片的高可靠需求;XL200則將提供更大規模、更高性能的多簇一致性互聯。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阿里巴巴達摩院資深技術專家李春強介紹,C930是玄鐵系列中的最新款CPU IP,具有高度可配置性,支持16核至64核設計,適用于不同場景如自動駕駛和網絡計算的應用。而RISC-V作為一種開放指令集架構,正在從嵌入式領域向高性能計算和AI方向擴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C930本身是一個IP核而非成品芯片,但其設計靈活性使得下游芯片制造商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從而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此外,借助于達摩院與合作伙伴們的共同努力,C930還支持與其他硬件組件(例如NPU)集成,進一步增強了整體解決方案的性能表現。
近年來,隨著深度學習模型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于底層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傳統的X86或ARM架構往往難以兼顧成本效益與性能優化之間的平衡。在此背景下,基于RISC-V架構的產品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
據阿里云無影事業部總裁張獻濤介紹,阿里云無影事業部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RISC-V架構實現AI應用的云端部署。尤其是在DeepSeek等高效AI模型的幫助下,大幅降低了大模型對算力的需求,這為RISC-V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目前,無影已經成功接入了多個知名的大模型平臺,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軟件所也在積極研究如何將RISC-V應用于高性能計算領域。中國科學院軟件所RISC-V行業生態負責人郭松柳博士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款名為AIPC的概念機,該設備不僅能運行7B參數級別的DeepSeek模型,還能支持諸如編程助手、圖像編輯等功能。這標志著RISC-V在AI領域的應用潛力得到了初步驗證。
此外,生態系統的建設是推動RISC-V發展的重要因素,涉及硬件、軟件等多個層面的合作。為此,玄鐵團隊及其合作伙伴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方面,他們加強了與國際基金會及國內操作系統廠商的合作,致力于提高開源軟件的適配度;另一方面,則是探索通過二進制翻譯等方式加快閉源商業應用的遷移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AI領域內,RISC-V憑借其開放性和靈活性展現出巨大優勢。達摩院不僅參與推動了AI硬件指令集定義及相關上層軟件棧的發展,還牽頭成立了工委會,旨在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降低開發者門檻,促進整個行業的協同發展。
不過,雖然從技術、生態等角度來看,RISC-V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但RISC-V要想真正成為主流架構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特別是在面對X86和ARM這樣的強勁對手時;其次則是如何快速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系統,吸引更多企業和開發者加入其中。
對此,知合計算CEO孟建熠認為,盡管當前市場上存在著多種自研架構的競爭,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的選擇,RISC-V有望逐漸成為主流選擇。